將生活費拿出來做化妝品代理,本想賺點錢順便體驗創業的感覺,哪知來推銷的人並非善人,拿走了錢,留下的產品竟是山寨貨。這是近日泉州某高校一宿舍四女生碰到的煩心事,更讓她們心煩的是想維權都難。
被騙 女子送代理權進宿舍
日前,一女子來到泉州某高校一女生宿舍,提出可以給這幾位女生一種化妝品面膜的代理權,也就是說女生可以以低價買到面膜,以市場價賣出去,從中賺取差價。考慮到做小買賣不僅能鍛煉社交能力,而且還能增加一些額外收入,再加之面膜在女生裡擁有一定的市場,四位女生心動了。
當時,來推銷的女子帶來了50盒面膜。據悉,按市場價格,這些面膜價值為1.1萬元至1.2萬元。女生用手機掃了一下面膜外包裝的二維碼,顯示這些面膜是正品。在查看了女子的身份證後,四位元女生與其簽訂了代理的協定,並支付6700元的代理費。
正當這四位女生準備創業好好賺一把時,她們發現上當了。原來,打開包好的外包裝後,裡面裝的面膜竟是山寨品。此時,女子留下的電話號碼也打不通了。
維權 三個部門均無法受理
四位女生馬上到所在轄區的後渚邊防派出所報警,不過派出所認為這並不屬於他們的管轄範圍,無法立案。因為女生主觀上認定女子提供產品是真貨,且具有營利空間,而且雙方確認達成協議,構成交易,是因事後發現買到的是假冒偽劣產品才報警,這種情況應屬於工商部門管轄範圍。
在邊防派出所裡,接警的吳警官查詢發現,女子提交的身份證號碼是假的。隨後,他又幫忙聯繫了通訊運營商,得知女子提供的手機號碼是實名登記的,但號碼主人是一位出生於1956年的男子。
之後,女生們到東海工商所反映,不過因為她們無法提供女子的資訊,工商所也無法立案。於是,女生又想通過走法律程式來維權。在東海法庭,她們得到的回饋是由於女生們無法提供被告主體,也無法提供證據,因此也無法立案。
提醒 代理產品須注意兩點
承辦警官說,天下掉餡餅的事微乎其微,碰到這種事要特別留心。一旦學生再碰到有人上門推銷產品或代理權等事,應立即諮詢輔導員或是學校片警,也可撥打全省防詐騙熱線96110轉8號鍵諮詢。
為了便於學生和市民更好地維權,東海法庭法官給了建議。法官解釋說,在民事案件中,若是以合同糾紛來起訴,那麼必須有明確的原、被告,而在此案件中,被告的身份無法確定;此外,要注意保留證據,比如被告一方是違反了合約中的哪些規定,有何證據體現等。所以,若是以後學生和市民碰到了產品代理的情況,首先,要注意審核產品的資質、品質和來源,對方是否有營業許可證等;其次,雙方簽訂的協議應附上雙方的身份資訊,簽名蓋印,且必須至少各執一份,“若是一方單獨修改了合同,至少留有另一份比對,協議上留下的指紋可作為追蹤的依據。”